0517-84808120(8:00-22:00)

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科普

甲流防控指南

来源:瑞济医院 发布时间:2023-03-10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又到了流感的高发季,近日,多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很多医院接诊量也骤增。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我们应如何应对?
 
01、什么是甲流?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造成人体感染且引起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其他流感相比,甲流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率更快,致病性更强,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02、甲流VS普通感冒
   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的传染性更强,症状也更严重。
   普通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或仅表现为低热。
   感染甲流后,可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发热体温可达39℃-40℃),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并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有的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严重者可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03 孩子得了甲流怎么办?
  • 密切观察
   若孩子只是打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症状明显,无发热或发热 38.5℃ 左右,且精神状态良好,在家好好休息就行,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房间通风,适当多饮水,饮食要易消化和有营养,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对症下药
   若孩子体温>38.5℃或因发热引起明显不舒服时,可给予退热药物,如服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按剂量口服,热退即止。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个月以上孩童,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孩童,一般不建议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
  •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持续高热或超高热(体温>41℃)、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口周发紫、面色苍白、精神差、严重呕吐与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早期尤其是48小时内,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发生率。

   特别提醒:家长切勿擅自给孩子吃其他抗病毒药或抗生素,药不对症不仅不治病,反而容易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药物风险,一定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如何预防甲流?
   任何时候,疾病预防都相当重要;对于流感,可防可治,防大于治。具体应该做到:
  1.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简单、有效、安全的预防手段,可显著降低流感发生风险,尤其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病人群应及时接种;
  2. 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3. 勤洗手,保持居室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4.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5. 均衡膳食、锻炼身体、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机体免疫力;
  6. 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要做好患儿及自身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